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详情
六十岁之后,回故乡吃一顿饭,就会明白以下“四个真相”_世界热头条

布衣粗食   2023-06-13 17:13:02

当我老了,就回故乡住,门口有鱼塘,屋后有菜地,一条小狗跟随自己,还在田埂上撒欢。

在脑海里,无数次想起故乡的风景,期待余生能够叶落归根。

如果你有以上这样的想法,那就不要急着做出决定。当你过了六十岁,退休了,生活也悠闲了,借助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的机会,去故乡看看,和相知的人吃顿饭,就会明白该何去何从。


(相关资料图)

以下四个真相,你不得不知。

01

曾经和村里人争来争去,毫无意义。

有一个老乡说:“长草的地方,你别动,一动就是别人家的金银财宝。”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母亲靠养猪赚钱。因此,对于猪草的需求特别大。除了去山里和田间寻找猪草,还要种很多的青菜萝卜,用来喂猪。

为了多一点点菜地,母亲把门口的一个野草堆整理了一番,准备种生菜。

大伯气愤地走过来,说:“这是我家的地盘。”

母亲说:“都荒了五六年了,也没有具体的界线,怎么是你家的地盘呢?”

两个人吵了很久,我的父亲闻讯赶来,说:“一个乱草堆,谁想要,都可以。”

最后,母亲给了大伯两元钱,算是把地买下了。

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城定居了。大伯过世了,他的儿孙都在县城打工。我们全家也过上了背井离乡的生活。

当村里人办喜酒的时候,母亲回村,看了那块菜地,野草已经有几丈高了。母亲还把肥沃的菜地,送给了村里留守的老人,说“不要钱,大家随便种”。

终于明白,那些争来争去的村里人,格局真的很小。巴掌大的地方,养育了巴掌大的格局。

02

故乡物是人非,连乡愁也荒芜了。

鲁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忽然有一个女人冒出来,说:“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原来是杨二嫂,靠做豆腐为生。鲁迅却真的想不起来了,使劲到记忆里找,还是空白一片。

心心念念的闰土,变得沧桑了,带着孩子来看鲁迅,却不敢“朋友相称”,而是毕恭毕敬叫了一句“老爷”。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曾经嬉戏的小河、爬过多次柳树、和玩伴打闹的空地、承载记忆的老屋、弯曲的小路......都已经改变了模样。

你到村里的时候,就去周边看看吧。还有多少“旧模样”?也许一样都没有了吧。残垣断壁的地方,就是你住过的地方。新屋在公路边,你一点印象都没有。

上学的路,也荒芜了。很多的村小都不见踪影了。或许曾经的学校,变成了养猪场,不忍直视。

你对故乡越期待,越容易惆怅,一件件往事,都在扎心。

03

人情变得越来越淡薄,很多熟人,请也请不来。

“来,亲戚朋友们,今天是个好日子,喝酒,干杯”,有人提议,大家迎合。

放下酒杯,你会发现,身边很多的人,都不认识。有人称呼你“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只能点头,表示赞许,孩子是谁家的,你猜不到了。

你以为在酒席上,会看到很多的熟人,但是“该来的,并没有来;不该来的,倒是来了”。

农村办喜事,多半有这样的情况:请帖发了很多,电子邀请函,发出了好几百个。但是多数的人,只是给红包,并不会到酒席上来坐一坐。

一来大家都忙碌,不会因为一顿酒,就请假几天,来来回回的车费都上千元;二来,很多关系已经淡薄了。

你不来,我不往,当亲也不亲。

《答与友人对酒吟》里说:“人均满酌酒,听我醉中吟。”

想象中,你可以和老熟人吃吃喝喝,事实上,你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家的酒杯。六十岁之后,你也是长辈了,并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04

相聚时难别亦难,一些长辈,也许是一别永别。

《清明日对酒》里说:“人生有酒须当醉百,一滴何曾到九泉。”
《古离别》里说:“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最见不得“离别”两个字了。你和故乡见了一面,但是吃喝之后,就要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此时,你会想起第一次离开故乡,去远方谋生;会想起逢年过节,来老家看望父母,团圆饭吃过了,一家人又要各奔东西。

父母在身后,反反复复交代,出门要小心,到了远方,记得回信,不让家里担忧。

六十岁的人,父母还在吗?多半不在了吧,只有那一座矮矮的坟,埋住了故乡的灵魂。

和故乡的人见一面,真的好难,尤其是去了外省的人。但是离别也难,很多老人,也许接着喝酒的机会,看到了,以后就只能是永别了。

生命是脆弱的,时光是无情的。你没有办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既然走出了儿时的那片土地,就只能继续远行。

05

所谓来日方长,其实就是“世事无常”。

人到了六十岁之后,会想一想去故乡如何,但也仅仅是想想,不要太较真。

很多情怀,相见不如怀念。

一辈子,到底有什么?就如《隐入尘烟》的作者说的一句话:“人间,是抹去了脂粉的脸。苍白、寒凉。”

岁老,才知人生;岁寒,才知松柏。褪去了人生的繁华,再去看过往,就显得通透了。

随遇而安吧,故乡也留不住灵魂。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