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明日(6月22日)起,“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将在国家博物馆南3展厅对公众开放,这是国内首次对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集中、全面的一次展示。
古人类的各种打制石器标本。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从小孩到老人可能都会思考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问题能像人类学那样让我们充满好奇,并探索不息。”中科院古脊椎所党委书记、所长邓涛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策展人王月前介绍,“最新考古成果表明,中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一脉相承的文明,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为我国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发展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展览依托中科院古脊椎所和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通过物竞天择、矗立东方、智慧灵长、现代之路四个单元的220余件(组)文物,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
中更新世(距今70万-30万年)的北京人1929年头骨模型,该头骨发现于北京周口店。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包含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牙齿、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距今70万-30万年的周口店直立人头骨模型等重点展品。据了解,2022年9月,中科院古脊椎所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在湖北省郧县人遗址发现的一具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成为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北京人头盖骨发掘影像。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实际上,我们发现,4万年前生活在泥河湾盆地的东亚人类已经开始用红色颜料作为装饰、化妆品,我们做了复原图。此外,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用火证据、水洞沟遗址的精美串珠等,都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邓涛表示。
晚更新世(距今2.9万-2万年)的鸵鸟蛋片装饰品模型,发现于宁夏灵武水洞沟。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参与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中科院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在对该地区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会看到一些比较丰富的化石及石器,接下来就会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可能会有一些不错的发现。
中更新世(距今20万-16万年)的石球标本,发现于山西阳高许家窑。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记者看到,现场还通过模型和相关资料,让观众深入了解古核DNA捕获技术。古DNA研究中的最大难题就是从“污染”严重的古生物样本中捕获非常微量的内源DNA。中科院古脊椎所分子古生物学研究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尝试、改进和验证,最终共同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古核DNA捕获技术,利用人类DNA的相似性,用现代人DNA设计出针对目标DNA 的特异性、互相吸引的“探针”,成功从田园洞人化石中将仅占0.03%的人类DNA,从大量环境微生物中吸附、富集并“钓取”出来。
现场展示的古DNA采样模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突破单一的展品实物展示的传统方法,对展品附加必要的相关历史信息和科学知识,还原历史样貌,增强体验感。整个展览引入关于中国古人类最新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提升展览的学术性,旨在加深公众对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对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起源发展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