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详情
环球快消息!读聪明书,做聪明人

互联网   2023-06-24 09:01:36

封面图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相关资料图)

你统计过吗,自己每天花多少时间阅读?人生苦短,你为什么愿意花时间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阅读的目的,不管是寻求进步,还是体味徜徉知识之海的愉悦。但是,你真的会阅读吗?

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对阅读技能的训练十分有限,这让我们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困惑: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如果读了阳志平老师的书,你可能就明白了:因为我们阅读的办法太原始,已经无法跟上这个时代的要求了。

获中信出版集团授权,今天我们分享一篇文章,其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到底什么才是适应这个时代的阅读办法,我们又该秉持怎样的态度来阅读。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读完这篇文章,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会让你在接下来的阅读之旅中事半功倍。

书名:《聪明的阅读者》

作者:阳志平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人有两种快乐,感性的快乐与知性的快乐。前者来自人类的肉欲本能,比如盛宴华筵、豪宅华服,快感易得,然而转瞬即逝。后者来自人类的脑力劳动,比如思考学习、创作发明,持久存在,不易令人厌倦。

人亦有两种阅读:感性阅读与知性阅读。感性阅读,以消遣为主,随便读读就好;知性阅读,追求智识,侧重将书上的文字变为自己的知识。与感性阅读相比,知性阅读更能给你带来知性的快乐。

表面上看,现在社会上文盲越来越少,阅读材料随处可见,电子书普及。但不少人的阅读是感性阅读,知性阅读能力没有同步提升。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难以专注地读完一本有难度的书了。偏偏是这些难书,决定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知识结构层次的悬殊。

享受阅读的知性快乐,是有门槛的。能迈过这个门槛的人并不多。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谈阅读方法的书,它致力于帮你迈过这个门槛。

阅读的迷思

很多人从小到大养成的阅读习惯,并不适合知性阅读。在「如何读」与「读什么」上,人们存在很多错误认识,我将其称为阅读的迷思。

在「如何读」上,三大典型迷思是读书要从「易」到「难」、读书需要从头读到尾,以及只读一本书。

·迷思一:读书要从「易」到「难」

很多人宁愿听他人解读,也不愿意直接读原著;宁愿读大众科普,也不愿意读「难」一点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宁愿读二手解读的畅销书,也不愿意读「难」一点的原始论文。

这一迷思的错误之处在于,你大大低估了大脑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旦大脑被某些思想固化,那么未来想清除会很难。你以为读了几本看似容易的书后,就会自然选择「难书」,事实上,下次碰到「难书」,你多半翻上两三页就放弃了。

如何破解?你需要见识足够多的好书,才能优化阅读模式。因此在阅读时需要取法乎上。我们不能说所有好书都是「难书」,但是不少好书都是有阅读门槛的。书与书看似一样,实质凝聚的作者心力大不相同。

之前那些你敬而远之的「难书」,因为离知识的源头更近,反而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当你啃下一本「难书」之后,体验到智识的乐趣,那么,你反而更有阅读热情。这就是为什么你读了一百本畅销书,看了一千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都不如老老实实地读透某个学科或领域中的关键著作。

掌握阅读技法之后,「难书」并不是真的难,「易书」并非读书好的起点。

·迷思二:读书需要从头读到尾

不少人的阅读模式是买来一本书,兴致勃勃地打开第一章,开始读,读到第二章、第三章,兴致没了,这本书从此搁置不理。久而久之,买的书越来越多,下载的电子书越来越多,读透的书却越来越少。

怎样改善?对于少数关键著作,你需要从头读到尾,文本细读第一。但多数书并非关键著作,我们阅读它最重要的目标是获取信息,改变个人观念,增进对世界的理解。人们容易高估自己,以为可以从头读到尾,事实是你多半读不完。既然明白你的阅读时间有限,那么不妨改善自己的阅读技法,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

·迷思三:只读一本书

很多人习惯一段时间只读一本书。然而,认知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这并非符合人类大脑工作原理的阅读习惯。有种说法是,吃透一本书,才算好好读过。其实,比吃透境界更高的是通透。吃透仅限于书中内容,通透则是将书中内容与正反上下、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相互关联。当你做到读书通透,收获将远远大于手头那一本书。

那么,怎样将书读得通透?读书时你不能只读一本书,而是需要从读一本书到读一批书。

以学习决策为例,你需要读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是整个认知科学领域绕不过的一本书。但仅这一本书远远不够。你还需要了解卡尼曼在书中提出的人类大脑信息加工的「双系统理论」的学术脉络。

比卡尼曼更早提出「双系统理论」的学者是英国认知科学家乔纳森·埃文斯,早在1989年,他便发表了相关著述《人类推理的偏见》(Bias in Human Reasoning)。你还需要了解认知科学家近二十年对卡尼曼理论的修正,这是加拿大认知科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一书中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

你还需要阅读与卡尼曼观点相反的著作,它们是加里·克莱因的《洞察力的秘密》、吉仁泽的《适应性思维》,以及吉仁泽与莱因哈德·泽尔腾合著的《有限理性》。

不是只有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决策,你还需要跳出学科的束缚,阅读其他领域关于决策的重要著作。运筹学领域的专家罗纳德·霍华德与霍华德·雷法开创了决策分析领域,前者可读其与阿里·阿巴斯合著的《决策分析基础》,后者可读其与拉尔夫·基尼合著的《多目标决策》(Decisions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综合认知心理学与运筹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你才能初步形成一个关于决策的全局认识。

在「如何读」上,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迷思,比如:以为读书可以忽略作者的认知方式,以为写读书笔记不重要。

再来看「读什么」的迷思。常见的两大迷思是只读不选、喜欢追新。

·迷思四:只读不选

很多新手读者花在选书上的时间太少了,常常是人云亦云,别人推荐什么书就读什么。成为自己,意味着拥有独特的信息来源、知识结构以及阅读的作品种类。若你的阅读与绝大多数人大同小异,独立思考从何谈起?反之,正如曾国藩所言:「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迷思五:喜欢追新

时人读书,喜欢追新,却不知读书追新,是将知识根基建立在海市蜃楼之中。如果将知识理解为大海,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些更重要的著作,我将其称为「基本书」。潺潺溪流,肆意大海,更多著作由此生发。

以中国古籍为例,按照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的经部收录儒家经典著作及相关著作。古人治学,先读目录书,再读目录书中提及的基本书,围绕基本书写注疏,再著书立说。

这种中国传统经学与目录学的治学路径,是更高效、更科学的方法!只是在今天,我们需要寻找21世纪的「基本书」。

阅读是什么

之所以出现上述五大迷思,有很多原因。比如:传统阅读教育不够好;信息爆炸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变高。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并不了解阅读的科学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各种阅读技法众说纷纭。

中国阅读史最知名的读书法莫过于诸葛亮的「观大略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与朱子读书法。西方阅读史最知名的读书法莫过于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的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

然而,到了今天,这些阅读方法要么不合时宜,要么需要我们站在科学角度重新对其进行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阅读科学诞生之前,很多阅读方法都是经验之谈。

相对「如何读」与「读什么」,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何为读」。

人类是如何将文字从一个大脑传输到另一个大脑之中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你需要掌握一些关于阅读的科学原理,这样你才能理解,什么样的阅读技法符合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什么样的阅读技法只适合少数阅读场景。

自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认知科学诞生以来,认知科学家对于人类大脑是如何阅读的理解日益深刻。认知科学家不仅发明了诸多研究阅读的实验范式,更是使用眼动仪、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神经成像设备来探测阅读时的各种具体机制。各种有影响力的阅读模型层出不穷,专注于研究阅读的学术期刊与学会纷纷创立。遗憾的是,这些前沿研究并没有普及开来,束之象牙塔无人知。

基于前沿科学研究与个人阅读实践,我尝试提出一种整合式的新模型——阅读的系统模型。该模型将任意一次阅读行为拆分为三个要素:阅读者、文本与情境(如图1-1所示)。

·什么是阅读者?

即正在阅读的人。当你阅读时,大脑发生了什么?人类是如何将印刷符号解码为意义,并提取与存储知识的?我用「阅读三重奏」来形容阅读者在阅读时的三重机制:生理机制、认知机制与学习机制。

阅读者有三类:「困难的阅读者」、「熟练的阅读者」与「聪明的阅读者」。什么是「困难的阅读者」?患有阅读障碍的人群。什么是「熟练的阅读者」?那些能够正常阅读一本书的人。什么是「聪明的阅读者」?那些在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上远超同龄人的阅读者。

「困难的阅读者」问题出在生理机制;「熟练的阅读者」与「聪明的阅读者」生理机制都没问题,然而,「聪明的阅读者」的认知机制、学习机制更领先,从而在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上远胜「熟练的阅读者」。

·什么是文本?

这是一个阅读科学的常用术语,在本书中,我们泛指阅读者将处理的信息。既有高度专业化的文本,充斥着只有这个领域的专家看得懂的术语、符号,也有大众化的文本,仅需识字即可。

具体有哪几类文本呢?我整理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将阅读文本分为信息型、叙事型和美感型三大类。这三类文本相互交融,构成复杂多样的图书类型。

需要提醒的是,文本载体不仅仅是图书,还有其他几种常见形式:论文、幻灯片、代码等。本书侧重的阅读行为以图书为主,兼顾论文、幻灯片、代码等文本类型。

·什么是情境?

它也被称为心理情境,是指你体验到的有意义的环境,即客观环境的主观体验。面对同样的客观环境,人们的主观体验可能不同。

同样的一本书,不同人来读,主观体验也会大不相同。随着阅读的深入,文本会唤醒你的过往记忆,两者相互交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形象生动的情境。

阴雨绵绵之际,也许你更容易记住书中主角的失恋情节;而一本青春小说也许更容易唤醒你的校园记忆。在你阅读时,大脑会将眼前的文本与大脑中的过往记忆整合在一起,最后浮现出意义。

任何一个阅读行为都会涉及阅读者、文本与情境三要素。

一种好的阅读方法论,应满足一些前置条件。

在阅读者维度,好的阅读方法应符合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大脑有一些基本规律,比如大脑喜欢模式,大脑喜欢惊奇,大脑喜欢情感,大脑是个吝啬鬼。

以大脑喜欢模式举例,当你阅读「汉字序顺并不一定影阅响读」这句话时,你会自动将其脑补成正确语序;当你看到三根并非连续的线条时,你会将其脑补成一个三角形。因此,在进入一个学科或领域之前,先对比不同教科书的目录,你更有可能发现模式。

再以大脑喜欢惊奇举例。多数人读书最爽的时候是:啊,那本书里提到的人、介绍的知识,我怎么在这本书里也看到了!在书中与读过的人与知识不期而遇,宛如老友重逢,令人愉悦。

在文本维度,好的阅读方法不仅适用于大众化的文本,更能驾驭高度专业化的文本。随着学术分科日趋细化,越来越多的专业书籍有着独特的研究方法论、格式规约等。

出版专业书籍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知识产权确权的过程,需要得到同行认可,那么,注释、参考文献必不可少,行文落笔,要能令读者清晰地区分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贡献,哪些是他人的观点。遗憾的是,这些21世纪学术共同体遵从的规则,并没有在前人的阅读方法论中得到体现。

在情境维度,好的阅读方法不应局限于特定情境,而是能古今中外皆通用。很多古人提出的阅读方法论,在当时书籍稀缺的时代也许适用,但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不合适。

清乾隆年间整理的《四库全书》一共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余种,七万九千三百余卷,约八亿字。而在2020年一年,中国共出版图书103.74亿册(张),其中新书二十一万余种,重印图书二十七万余种。短短两百余年发展,中国一年上市新书数量就超过了历朝历代的积累。

阅读有方法

面对浩瀚的知识,如何提高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从「阅读的系统模型」出发,我尝试提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论:系统阅读法。具体来说,它包括五种阅读技法:文本细读、抽样阅读、结构阅读、主题阅读与卡片大法(如图1-2所示)。

文本细读:指逐字逐句慢读与反复阅读,侧重与作者对话。

抽样阅读:带着假设去读书。将长文本看作由不同文本单元组成的全集,针对全集提出假设,找到值得阅读的文本单元,仔细阅读;验证或推翻假设之后,进行第二轮抽样,循环往复。

结构阅读:带着框架去读书。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偏好亦不同。我整理了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的九种主流认知方式。掌握结构阅读,意味着掌握人类主流的认知方式。

主题阅读:围绕同一主题,阅读一批图书。借助大脑强大的模式处理能力,快速找出书本间的异同,相互参照,识别出关键知识,提高阅读效率。

卡片大法:通过卡片来撰写阅读笔记。西方如纳博科夫、梅棹忠夫、卢曼与艾柯,中国如鲁迅、吴晗、姚雪垠与钱锺书,皆是卡片大法的忠实践行者。

西谚云,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系统阅读法的工具箱不推崇单一阅读技法,而更强调针对不同文本、不同情境,阅读者灵活组合应用这些方法。阅读大众科普、学术专著、教科书、小说、传记与诗集等不同类型的书,各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做聪明的阅读者

千年前,文盲即可生存;百年前,一位熟练的阅读者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文盲不再胜任社会上多数工作;熟练的阅读者仅能从事部分较为基础的知识工作。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你成为聪明的阅读者,不仅要读得多,读得快,还要读得好。

如果说百年前,中高端工作对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要求是60分,那么现在的要求是80分。

一方面,任意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文献,每年都在海量增长;另一方面,伴随学术规范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你的作品必须严谨地区分哪些是自己的原创,哪些是引用他人的成果。于是,文献综述越写越长,参考文献越列越多,专利申请撞车频发,查重软件日益普及。知识工作者不得不读得多,典型如教师、医师、律师、研发人员与管理人员,阅读量普遍是前辈们的十倍以上。

然而,你的阅读时间却在减少。阅读的替代品层出不穷,从20世纪的电视到今天的手机等。你的时间越来越被短视频、直播间与微信群等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的事物侵占,能留给自己静心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你不得不读得快。

不光要读得多、读得快,还要读得好。在21世纪之前,无数职业,从认知到行动,中间链条较长。即使读书差,懂得少,认知不到位,给自己与他人造成的损失也是有限的。

然而步入信息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职业与人们的阅读能力直接相关,典型如投资人、产品经理与科研工作者。阅读能力差,认知不到位,如果恰巧处在关键岗位,那么就容易给自己与他人造成重大损失,轻则白费时间,重则倾家荡产。

真是一个奇怪的时代!既要读得多、读得快,还要读得好,怎么做得到?不妨设想一下,一位原始人,在21世纪,既要吃得多、吃得快,还要吃得好,怎么做得到呢?答案是改善营养系统。

杂交水稻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生产力跃迁,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吃得多;冷链、预制菜等物流系统与加工产业的大改善,以及电饭煲、洗碗机与中央厨房等现代厨房设备的流行,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吃得快;精确的营养科学令人从饱餐到促进健康,从而吃得好。同样,既要出行多,又要出行快,还要出行体验好,答案就是改善交通系统。人们从古代依赖步行或马力发展到今天依赖高铁、飞机出行。

时代变了,阅读方法论自然要跟着变,这样才能实现又多又快又好的阅读目标。关键正是在于「系统」两个字——你需要建设并优化自己的阅读系统。

你看,阅读的科学,我们总结的是「阅读的系统模型」;阅读的技法,我们提出的是「系统阅读法」;阅读的选择,我们推崇的是「系统选书法」。只有实现系统级别的跃迁,才能同时实现过去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多个目标。

一个好的阅读系统,意味着它能够自适应、高效组织与持续演化。「自适应」是指你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选择恰当的图书,并在阅读时选择恰当的阅读技法。「高效组织」是指你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阅读时间,获得较大的阅读产出。「持续演化」是指你能从中发现并改善阅读模式。

本文从阅读的科学、技法与选择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设并优化阅读系统,希望有助于你更好地完善自己的阅读系统,成为聪明的阅读者。

编辑 |毛洪涛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合作联系|微信niuniu-fengmaniu

以下,是一则直播预告

直播栏目「风马牛畅谈会」再出发

6月25日(周日)晚20:00

冯仑对话任泽平:

房地产未来向何处去?

点击下方「橙色」按钮立即预约本次直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