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交易有很多好处,比如赔率适宜,如果判断正确,股价弹性会非常大,判断错了往往也亏不了太多;
(资料图片)
比如左侧的股票更容易得到准确的信息,这个时候信息和观点里往往不会蕴含虚假信息,不像股票涨了之后全是故事,逻辑,无数分析师给你吹票,市场上的专家都是被买通的假专家,拿到准确客观的信息非常难。
说实话,偏左侧的交易让我这些年躲过了很多大的风险,也收获了不错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也吃过一些大亏。
其中最致命,最典型的一种错误是--掉进价值陷阱里。
什么是价值陷阱?
你在买这家公司的时候你觉得这家公司跌了很多,业绩很好,估值很便宜,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未来业绩持续下滑,甚至断崖式下滑,伴随业绩的下滑,所谓的估值便宜也就不复存在了,越跌估值越贵...
这种价值陷阱最常见的状况是出现在周期股中,你在周期高位买到了一家公司,看起来业绩很好,估值很便宜,但伴随周期下行,业绩越来越差,估值越来越贵。
由于A股大部分公司业绩都免不了有一定周期性,所以这种价值陷阱非常常见,规避他需要对基本面有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但这种价值陷阱我觉得不可怕,因为他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加强研究,很多时候可以识别,即便有时候识别不了,但由于买入是在左侧,是在股价已经跌了很久之后,股价里其实已经暗含不少周期的预期了,识别不了亏损往往也有限,而且熬一熬也能熬出头。
最可怕的一种价值陷阱
最可怕的一种价值陷阱是,买的时候没问题,逻辑没问题,估值也没问题,但由于一些宏观的变化和行业的变化,这个逻辑逐步发生了变化,而投资者由于已经买入,屁股决定脑袋舍不得割肉,没法准确识别这种变化,导致越亏越多。
最近的很多医药股,我觉得就有可能符合这种特征。
这段时间以来医药反腐力度的加强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今天医药股也呈现出整体暴跌的趋势,不少人认为是错杀,但我觉得可能没那么简单,这里很多公司面临的可能就是我上面说的行业逻辑的彻底变化。
如果我们梳理政策目标,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这轮大动作的政策目标就是把有限的医保资金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既能满足老百姓看病的需求,又能满足支持医药企业做好研发创新的需求。要满足这个需求,就必须把中间的灰色地带砍掉。
那这意味着,过去传统的靠着销售,渠道就能卖药的商业模式,可能会被彻底颠覆。
很多国内药企过去的商业模式就是不停的模仿海外大药企,做他们做过的产品,做出一个7,8成疗效的产品,就开始在国内卖,通过自身的销售和渠道优势进行销售,拿到市场份额。
所以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销售费用远大于研发费用。比如某A股龙头药企的财报,销售费用一直是远远大于研发费用的,甚至销售费用接近于研发费用的两倍。
这其实不算夸张,今天跌停的某A股药企,销售费用一直是研发费用的8-10倍。
这是A股医药企业过去常见的商业模式,很多企业都依赖着这种经营模式过活。
但近期以来的大动作,好像宣誓着,这样的玩法不可持续了...
今天看到了一份被疯狂传播的审计报告,其中花了十多页的篇幅详细描写了各种医药行业的潜规则,看的我眼花缭乱。这意味着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其实已经掌握了这些其实非常隐蔽隐秘的销售推广措施和办法,这也意味着未来这些方法都会被充分限制。
那在失去了销售推广渠道和方法之后,靠着销售而不是靠着产品存活的药企,可能将面临灭顶之灾,毕竟这些企业的产品疗效没有优势,产品没有竞争力,如果不靠销售,压根卖不出去更卖不上价格...
这些企业销售收入很可能面临锐减,利润更是有可能一落千丈。虽然医药板块已经调整了两年,但很多企业的逻辑可能也是彻底变了再也回不去了。
当然,这个阶段我认为也有企业是被错杀了,毕竟不是每一家国内的药企都是依赖着销售推广才能实现药品销售,国内还是有一些药企是真正具备研发能力,有优秀的产品和研发管线的。
而且从政策来看,政策的导向并不是要把医药企业全部搞死,而是要支持真正创新的企业,倒逼销售导向的企业转向创新导向,研发导向。
比如在上周,上海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要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覆盖更多创新药械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形成与基本医保目录的有机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医疗和用药需求。要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合作,探索引入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快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覆盖新药、好药和优质医疗服务。
在通过医保满足巨大部分人基本用药需求的同时,也在向海外学习先进经验,利用商业保险更好的满足创新药的需求,以推动国内创新药市场的发展。
在当下这个阶段,上海的政策显然在全国都是有参考意义和价值的。
在之前2023年医保目录发布时,相关人士也表示“对于我国医药市场上过于重复供应的品种,医保采购时就有望获得较低价格,这是对医药厂商缺乏创新的惩罚;如果是独家新品就有望获得较好的定价,形成对创新的褒奖。”
真创新药企业,大量投入研发,药物研究的企业在未来逻辑将会越来越顺,而不是越来越差。